Skip to content

新手为什么会觉得汉心像小鹤?

当新手了解下自然码,他们也会觉得像自然码。

因为这种类型的音托辅码,其实多数字根位置都是和读音对应的。否者就变成五笔了,难记。

实际上,当你了解更多辅码后,你会发现,每种辅码,都有他的设计思路,都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

汉心,就是为了解决,不背字根还重码低的问题。原因就是作者不想记那些少见的字根。

  1. 新手为什么会觉得汉心小鹤很像? 字根数量少:两者都采用精简的字根集(汉心码更少),且部分常用字根重叠(如基本笔画、常见偏旁),这容易让新手产生“看起来差不多”的错觉。 新手对规则未深入理解:新手尚未掌握两者的核心取码逻辑差异,仅从表面(如拆分字形)判断相似性。

  2. 汉心码与小鹤的实质区别

(1)取码逻辑不同 小鹤形:基于“小字”概念(即字根是否独立成字),需判断部件的字根属性,规则较复杂。 汉心码:直接取“最小字元”(无视是否成字),规则更直观,但需额外规则处理例外情况(如部分字根不拆到底)。

(2)设计思路独立 汉心码源于作者早期“易学码”的迭代,初衷是避免记忆字根,灵感来自自然码的使用体验,而非模仿小鹤。 字根位置通过重码率计算优化(用表格函数人工调整),属于数据驱动的正向设计

(3)规则风格差异,小鹤的“小字”规则虽高效,但稍有学习成本;汉心码的“最小字元”更符合直觉。 仅个别设计(如“穿插破坏不取”)参考小鹤思路,但未直接沿用。

  1. 新手误解的深层原因 规则复杂性隐蔽:两者表面拆分结果可能部分重合,但背后的逻辑截然不同(如“你”字在小鹤中按小字拆,汉心码中可能按最小笔画拆)。 字根布局的视觉误导:常用字根位置可能因重码率优化而偶然接近,但整体分布差异较大。

  2. 汉心码的设计优势与局限 优势: 对小白友好:直接拆最小单位,无需记忆“小字”概念。 数据驱动:通过重码率优化字根位置,降低冲突概率。 局限: 需额外规则弥补“最小字元”的不足(如某些字根需保留整体)。 人工计算重码率效率低(对比编程优化)。

  3. 关于“像五笔/拼音辅码”的澄清 与五笔的区别:汉心码不追求字根全映射到英文字母(如五笔的25键设计),字根集更自由。 拼音辅码的约束:汉心码若涉及音码部分,需与读音对应,但主体形码部分独立设计。

总结新手感觉汉心码与小鹤“像”,是因两者均为形码且字根精简,但核心规则和设计哲学差异显著。汉心码的“最小字元”取向和重码率优化策略,使其更贴近自然拆字直觉,形成独特风格。这种差异需通过深入学习规则才能体会,类似编程语言中语法相似但范式不同的情况。

具体对比

image。png

image。png

汉心码规则鹤形有没有这条规则说明:
三例外,1,字元标上有大字元,优选取大字元鹤形没有鹤形是取大优先好像
三例外,2,取不了小字元的优先取大字元鹤形没有鹤形是取不了就取笔画好像
三例外,3,最小字元遇到单笔画取组合体大字元,遇到多笔画取小这条鹤形有个类似的,但是双方不一样汉心码这条完全没参考鹤形。因为当时不会鹤形。这条规则诞生原因,只是都取最小字,发现重码有点多。然后,很多字强行取最小字,很不直观。所以自然而然想到这样办。
三不取,1,被穿插分开的不取和移不出不取这条鹤形有类似的这条是当时唯一记得和看懂鹤形的规则。 双方细节上不一样 ,鹤形没有移不出就不取,也没有分不开就取
三不取,2,变笔画的不取鹤形没有这条规则其实靠直观,也能分出来一部分,定义一下,会更清晰
三不取,3,冷僻字元不取鹤形没有汉心码字根少,也不区分字根。然后又要易学,所以就必须有这条规则
四强制,1,半包围字先左后右鹤形有类似的细节上不一样
四强制,2/3,含戈半全包围字,先取内部尾,3像戈都是戈鹤形没有这样的规则汉心码这条规则其实继承易学码的,因为这样类型的字很难取
四强制,4,发龙拔类型尾取右下,朵取几,等鹤形还是没有这些字容易想不起取笔顺尾码点

字根对比,差别也很多

汉心码字根鹤形字根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总之,规则就没有一条完全一样的。而且大部分规则也不一样。记得以前快手码的作者,说学小鹤搞不明白,然后作了一个快手码。但是汉心码,没有这个出发点。汉心码就是想要一个不要背字根的码。然后设计了易学码,易学码重码多。然后就想整一个重码少的”易学码”,这就诞生了汉心码

汉心码龙码打字方案网站